查看原文
其他

熊孩子飞机闹事全家被驱逐出境?不吃亏是一种过时的价值观!

2017-09-04 点击可关注→ 知教师

文 | 魏智渊

源 | 原创

1.不吃亏才是中国人的「核心价值观」。
2.但在这个时代是已经过时的生存策略。
公众号「魏智渊」已经更名为「知教师」。

「知教师」编辑部


他们用心良苦地想帮着子女往上爬,但是他们的见识形成了子女头顶的又一层天花板。

——引自网络

1

新闻很简单:

从中国飞往美国洛杉矶的航班上,一个中国熊孩子不断骚扰邻座日本籍华裔小哥。小哥建议熊父母管管孩子,一边的父母不但不阻止还辱骂小哥,之后演变为肢体冲突。飞机落地后,等待熊孩子一家三口的是早已等候的FBI海关执法人员。这一家子被直接遣返回中国,计划好的完美旅行泡了汤。(引自网络)

大家的议论也十分一致,用一个词概括呢?

活该!

用一句话来概括呢?

孩子缺的教养,总有一天会狠狠报复在你身上!

(某微信标题)

为什么大家会如此一致?因为在许多场合,我们都是这种熊孩子,或者“熊成人”的受害者。计较吧?成本太高,后果不可控,不值得;不计较吧?又确实让人很不舒服。有美国海关替我们教训熊族中的一员,吃瓜群众容易有很强的心理代入感。太解气了!

然而,解气又如何?

舆论就是这样,一窝蜂地扑向一个目标,形成一个热点,再一窝蜂地扑向另一个目标,形成另一个热点。反正,总有热闹可看,都跟吃瓜群众无关。

可能我们忽略了,许多人(我不好意思说多数人)和熊族的区别,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区别。因为,我们正处于一个热气腾腾的时代,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发展,一方面是教养普遍缺失。而教养普遍缺失的原因,并不是我们缺乏必要的教育技术(当然也缺),而在于我们还缺乏教养形成的价值观土壤。因为教养的核心,是对他人(而不限于熟人)的尊重,是主动地将自身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加以协调的意愿和能力。而无教养社会,有一种价值观横扫一切。这种价值观或价值哲学,用一个词通俗地来概括,就是「不吃亏」。

小结一下:熊孩子事件就像喷发的火山,但包括吃瓜群众在内的所有人,可能都是运动着的地壳,而地壳运动的根本原因则是板块冲突(价值观)。因此,只要板块冲突不停止,那么,就会不断地出现火山喷发,再多的消防队员也解决不了它。

2

在某种意义上,「不吃亏」,才是文革结束到现在中国人的“核心价值观”。

我们在各种场合,都很容易一触即发,进入到一种争先恐后的状态。抢座位、闯红灯、抢盐……乃至于为了一些蝇头微利争得你死我活,都源自「不吃亏」的冲动,「怕吃亏」的恐慌。

在这种斗争哲学的指引下,自然会有形形色色的成功者和失败者,以及笑到和没笑到最后的人。因此,中国人又经常宣称「吃亏是福」。这实际上是弱者的避祸之道和取利策略,其背后的价值观,仍然是「不吃亏」。

当「不吃亏」深入人心,乃至于深入潜意识,就成了一种习惯,或者叫「路径依赖」。

有这样一个故事:

有一只蝎子想要过河,但蝎子不会游泳,只好向路过的青蛙求助,希望青蛙能背它过河。

青蛙当然知道蝎子是有毒的,青蛙就说:「我要是背你过河,你蛰我怎么办?”蝎子说:“不会的,蜇了你,我也会落水淹死的。」

青蛙想了想觉得也对,就答应背蝎子过河。

可是就快到岸边的时候,蝎子蛰了青蛙一口。于是,他们两个一起落到水里。

临死前,青蛙问:「你明知道蜇了我你也会死掉的,为什么还要蛰?」

蝎子说:「对不起,我实在忍不住了……」

明明没有好结果,仍然要蜇对方,这就是长期的「斗争哲学」形成的习惯,无目的的路径依赖。

明明没有急事,仍然要闯红灯;

明明争夺眼前这点小利会损害长久的声誉,仍然要争夺。

3

中国人为什么「不吃亏」?

这跟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,包括解放后至八十年代初的这段时间。当资源极其紧张,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之际,争夺有限的资源,就成了处境中的最优选择。因此,几代中国人,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,因为童年饥饿记忆的深刻刻写,便将全部的智慧,聚焦于此。

我是七十年代人,小时候,见惯了街坊邻里以及妯娌之间,在油盐酱醋的争夺战中,耗尽了人际智慧,无论是语言,还是面部肌肉,都训练得炉火纯青。极端的善良与极端的自私,以一种光怪陆离或者说扭曲的方式组合在一起。

物质逐渐富足之后,人却已经形成了「蝎性」,形成了路径依赖。见到便宜就想占,尤其是「公家的」。一个人的本事,就是能够多大程度上将公家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,小到一枝笔,大到贪污腐败。

并且,这种「蝎性」会以家教的方式传承。有多少孩子是因为不愿意跟人争抢或抢慢了被父母骂「没眼色」或「不机灵」?

我小时候,连当班干部会被许多父母认为是很傻的行为,会影响自己的学习。父母会对你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等做很多指导,这些指导,确实十分有效地在塑造一个孩子,直到今天。

4

如果不总是轮起道德的大棒的话,我们可以发现,「不吃亏」在资源匮乏时代,是一种必然的选择,也是一种生存智慧。张贤亮的类似《绿化树》这样的小说中,记录了许多类似的智慧。

但是,我想问一个问题:适合资源匮乏时代的生存智慧,适合于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吗?

答案是显然的。我们这个时代,必须发展出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生存智慧,而「不吃亏」是非常糟糕的一种低级策略。今天我们不再期待一个孩子学习的全部目的,是端上铁饭碗,确保能够优先生存下来,而是期待一个孩子能够抵达他的可能性的顶峰,成为创造者以及领导人。

而对一个希望成为领导者的孩子来讲,最重要的品格是什么?(顺便说一句,在这个时代,领导力是所有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,而不是少数成为所谓领导的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。)

不是如何管理别人,而是如何管理自己。

不是怎么能够不吃亏,而是如何赢得别人的信任与追随。

成为出色的领导者,需要具备许多品格。而其中最核心和重要的,是慷慨。一个不能顾及同伴利益的人,一个在紧要关头缺乏牺牲精神的人,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领导者,尤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领导者。哪怕在水浒的时代,要成为领导者,也必须首先是别人的「及时雨」。

那些唯恐孩子吃亏的家长,自以为在帮孩子赢得未来,实际上,是在把孩子逼进人际的死胡同,人生的死胡同。

拼了全部力量,培养出一个讨厌的人。就像新闻中这个熊孩子。

5

这些道理,熊孩子的家长知道吗?正在老去的父母们知道吗?

未必不知道,但是已经丧失了对另一种可能性的体验。有些父母,已经永远不会相信合作、公益、自我实现……经过特殊年代的洗礼,他们的认知带宽已经变得很窄,直至无法理解人生还有另外的逻辑,以及更高的幸福。

他们不相信那些。

何况作为一枚红旗下的蛋,他们已经不再相信牺牲、奉献、慷慨,不再相信许多崇高伟大的东西了。

他们不会再被这种文章打动,他们觉得无非是忽悠,他们会报以过来人知晓一切洞悉一切的冷笑。

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说,要走出无教养社会,在很大程度上,依赖的不是说服,而是整个社会的自然进化,是一代人退出历史舞台。我们必须相信,更年轻的一代,在摆脱了物质的压力后,会更懂得思考,更追求有一种有意义的生活。

到那时候,一个教养社会已经准备好了,并且必将来临。

(全文完)

▲推荐知父母(zhifumu),知教师的姊妹号

⊙「知教师」编辑部制作

⊙未标明来源图片均取自互联网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